驳岸木桩倾斜的调整方法及步骤
驳岸木桩作为护岸工程的重要结构,倾斜问题需及时处理以避免岸坡失稳。以下是系统性调整方案:
一、倾斜原因诊断
1. 基础因素:检查木桩底部是否因水流冲刷导致地基掏空,或土壤沉降引发倾斜。
2. 结构因素:观察木桩间距是否过大(建议间距0.5-1.5米),防腐处理是否失效导致强度下降。
3. 外力因素:排查近期水位暴涨、船舶撞击或超设计荷载等突发情况。
二、分级处理措施
轻度倾斜(<15°):
1. 采用液压千斤顶实施渐进式顶推复位,同步回填级配砂石加固基础。
2. 增设45°斜向支撑桩(直径15-20cm),入土深度需达总长2/3。
中度倾斜(15°-30°):
1. 开挖桩周2米范围土体,采用注浆法(水泥浆水灰比0.5:1)加固地基。
2. 安装钢制抱箍(厚度≥6mm)连接相邻木桩形成整体结构。
严重倾斜(>30°):
1. 分段截除受损桩体,采用静压法沉入新桩(长度增加20%)。
2. 后方增设钢筋混凝土挡墙(配筋率≥0.2%)形成复合结构。
三、关键技术要点
1. 纠偏作业需避开汛期,选择枯水期实施。
2. 采用全站仪实时监测位移,单日纠偏量不超过桩长1%。
3. 新旧桩接茬处使用环氧树脂胶粘接,并包裹玻璃纤维布加强。
四、后期维护
1. 安装GNSS监测系统,设置5mm/月的位移预警值。
2. 每年汛期后检查桩体腐蚀情况,防腐涂层损耗达30%即需修补。
3. 沿岸种植芦苇等根系发达植被,降低水流冲刷强度40%以上。
注:复杂情况应委托岩土工程机构进行稳定性验算(安全系数≥1.3),确保处理方案符合《港口工程桩基规范》(JTS 167-4-2012)要求。